作者:赣州房掌柜李启军
有一类人按照寻常人的热闹,交际来说,就是没有毫无生趣,没有一点意思,朋友聚会,同学聚会,往往会忘记他的存在,这类人大概说的就是池达芬,他和房掌柜在某些特质上,是很像的,不过他专一,房掌柜是啥事情都会染指,艺多人不精,却是无可奈何.
池达芬赣州人,生于1953年,今年已经68岁了,在2014年左右,当地报纸对他做过一番报道,而之后又沉寂了下来,一个民间艺术家哪里有明星曝光率,反复曝光,从生到死都是新闻,从恋爱到离婚都需要官宣,而艺术家即便在报纸和电视播出刊登的一段时间内,热闹一下,赣州房掌柜是在赣州群星小区内亲眼见过这位艺术家的,可他在雕琢的画面里,半个小时都没有抬头,实在是无趣,而且昏暗的柴间,他创作的环境就是如此的简陋而且没有光线气味很大,这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家.
池达芬在柴间创作
首先,木雕是一项专注而且需要时间雕琢的,没有一种耐性是不可能完成的,《兰竹图》是清朝“扬州八怪”之一郑板桥的代表画作。赣州的木雕艺人池达芬,因为对《兰竹图》的欣赏和对木雕艺术的执著追求,他以郑板桥的《兰竹图》为蓝本,耗费6年半时间用白杨木,全镂空雕刻而成木雕盆景《兰竹图》,这幅池达芬代表作是池老从2008年4月开始,6年半的时间,在2014年12月完成这件栩栩如生的全镂空木雕作品。
一个人为什么有如此的坚持,去几十年仅仅完成几个作品,他曾经是一名家具厂的雕刻工,平时专门负责雕刻明清风格家具,因为酷爱雕刻艺术,平日里也爱看一些根雕木雕之类的艺术品杂志,寻找灵感,有一次,他在朋友家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品,当他知道是木雕作品之后,他心动了,自己是干这行的,一生没有几个传承的作品,不是愧对自己的职业和爱好,于是,1986年,池达芬从工作的皮革厂辞职下岗,在家专心研究起了雕刻。1990年,他开始创作他第一件作品《琼枝金果图》,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完成。这件作品后来被一个台商以3.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。“这在1990年是一套商品住宅的价格。”池达芬说。
由于一件作品耗费时间太长,池达芬先生自己说可以称之为作品的仅有三件,除了《琼枝金果图》外还有他耗时4年完成的《牡丹双绶图》以及耗时6年半、今年9月才完成的《兰竹图》。“我喜欢精致的东西,愿意花时间慢慢精雕细琢。”池达芬说,雕琢一件好的作品,往往需要大量时间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池达芬《兰竹图》
说到如何谋生时候,池达芬确实有一些拮据,他会做一些速成品,用来缓解生活上的开支,但是还是远远不够,只能在群星小区,一个柴间里,简单的生活,其实在《牡丹双绶图》完成后,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,有人开几十万元的高价购买,可他一直舍不得卖,这或许就是所有艺术家的一个心结,舍不得售出精品,藏品,那么再多也无法价值体现。
现在已经很少坚持创作的民间艺术家了,特别是木雕这类几乎安静到时间停止的艺术,池达芬说过: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木雕可以让人保持一种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,这也是木雕对我的意义所在。最后,给予池达芬先生最美好的祝福,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.
(赣州房掌柜原创,没有作者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必究)
某报纸刊登的一则新闻
Original article,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:痴心雕琢数十年,愚公移山以时间换空间,记赣州老艺人池达芬 | 静花家族俱乐部(赣州房掌柜-赣州二手房源)